鹦鹉鱼可以放生吗,鹦鹉念佛往生,火化出舍利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3-08-23 浏览:652次

一、放生甲鱼前要说些什么呢

1、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王老居士家喂养的一只绿毛红嘴鹦鹉,念佛已有十年,日前往生。往生后十几天直到火化前,身体一直非常柔软,羽毛翠绿鲜亮,栩栩如生。火化后检得一完整舌头、二十多颗洁白微带红色的舍利花、数十粒舍利子和坚固子以及硬化的羽毛。见闻者无不赞叹称奇!

2、该鹦鹉于1987年被人从四川乐山带到包头,由于它嘴笨无言,且不服驯养,常常以嘴啄人,因此成为“不受欢迎者”,遂被转让给王老居士家喂养。王老居士(笔者岳母)举家信佛极诚,对于各种小动物格外爱护,家中收养受伤、被弃的猫、狗、羊、鸽等多只。鹦鹉进入王家后,开始天天接触收录机播放的《五会念佛》、《观音圣号》等佛教音响,性格日趋温和。数月后,原先什么都学不会的笨鸟却开始念佛了!诸如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、“阿弥陀佛”、“佛佛佛”、“南无观世音菩萨”、“观音佛”不等,语调清晰动听。其中还不时穿插“快快念佛”、“哥哥念佛”(‘哥哥’是人们对它的爱称)、“念佛吧”。颇有警策意味!它在每天早晨和晚上跟着主人上早晚功课,只要佛堂里有人念经或念佛,它就跟着念佛,有时连续念“阿弥陀佛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达数分钟。即使在佛堂里默念,它也能知道,主人念多长时间,它也念多长时间。

3、奇怪的是,该鹦鹉除了佛号外,其它依然什么也教不进去,王家也是同修道友聚会的地方,每日声音很杂,它从来不学人们常教的诸如“你好”、“请坐”之类的话,反而回之以“念佛吧”、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
4、1998年5月的一天,该鹦鹉因受惊吓,后即不进食,且不停排泄直至次日。临终时,跟着主人念佛,依稀听得到嗓子里在念着“南无阿弥陀佛”……。往生后身体非常柔软,羽毛翠绿鲜亮,栩栩如生。王老居士全家为它助念12小时。火化时请五台山能成老法师主法,闻讯赶来的居士同修有百十余人,佛事庄严肃穆,火化后检得一个完整的舌头、二十多颗洁白微带红色的舍利花、数十粒舍利子和坚固子。

5、无独有偶,早在明代莲池大师所编《往生集》卷二《畜生往生类》中,就载有一则唐代鹦鹉念佛往生的奇事:“唐贞元中,河东裴氏(所)畜鹦鹉常念佛,过午不食。临终十念气绝,火化之,得舍利十余粒,炯然耀目。僧慧观者,用陶甓砖建塔,以旌其异。成都尹韦皋为之记,有‘了空相于无念,留真骨于已毙’之句云。”

6、类此者在《虚云和尚年谱》中也有记述,每使净业学人感动不已。可见此事古今不绝,足证念佛法门实为四生九有,上智下愚皆能奉行蒙益的无上第一法门!亦足以成为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有佛性者皆当成佛”的绝好旁证!

7、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因缘

鹦鹉鱼可以放生吗,鹦鹉念佛往生,火化出舍利

8、(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,陕西西安

9、摘要:在唐代289年间,人与鹦鹉演绎了许多美丽凄楚的故事。其中,不少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。究其原因,既与当时的社会风气、民众心理有关,也与鹦鹉自身的特性有关。其中,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印度佛经故事的影响。但鹦鹉故事中所蕴含的佛教已融入了中土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。研究这一文化现象,对于了解唐代的社会及其宗教文化有一定的意义。

10、关键词:唐代;鹦鹉;佛教;因缘

二、妙莲老和尚放生

1、中图分类号:B94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0-01—0025—05

2、唐人喜爱鹦鹉,并与鹦鹉演绎了许多美丽凄楚的故事。其中不少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。唐代的鹦鹉故事与佛教有怎样的因缘呢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因缘?这又反映了唐代怎样的文化现象呢?这些问题目前学术界虽有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,但仍很薄弱。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,希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唐代社会及其宗教文化。

3、一唐代鹦鹉故事的佛教色彩

4、据文献记载,在唐代,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盛行驯养鹦鹉。因而留下了很多美丽的鹦鹉故事。其中,较为典型的当数唐玄宗“雪衣女”的故事。史载:“天宝中,岭南献白鹦鹉,养之宫中,岁久颇聪慧,洞晓言词。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。性既驯扰,常从其饮喙飞鸣,然亦不离屏帷间。上令以近代词臣诗篇授之,数遍便可讽诵。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,上稍不胜,左右呼雪衣娘,必入局中鼓舞,以乱其行列,或啄嫔御及诸王手,使不能争道。忽一日,飞上贵妃镜台,语曰:‘雪衣娘昨日梦为鸷鸟所搏,将尽于此乎?’上使贵妃授以《多心经》,记诵颇精熟,日夜不息,若惧祸难,有所禳者。上与贵妃出于别殿,贵妃置雪衣娘于步辇竿上,与之同去。既至,上命从官校猎于殿下,鹦鹉方戏于殿上。忽有鹰搏之而毙。上与贵妃叹息久之,逐命塟于苑中,为立塚,呼为‘鹦鹉塚’。”[1](P42-《多心经》又名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是佛教经典,其宗旨是用般若观察宇宙万物皆空而悟出成佛的道理。在唐代,较受人欢迎。如《广异记·王琦》载:“……永泰中,(王琦)又病笃,乃于灯下,澄心诵《多心经》。……至三十九遍,懈而获寐,翌日复愈。又其妻李氏,曾遇疾疫疠,琦灯下至心为诵《多心经》,……琦却诵经四十九遍,李氏寻愈也。”[2](P在唐人看来,诵读此经能够逢凶化吉、遇难成祥。鹦鹉为躲避灾难也诵读此经,并日夜不息,大有昄依佛教,获得解脱的韵味。显然,这个故事蕴含着一定的佛教思想。

5、“雪衣女”的故事及其佛教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代。如在内蒙赤峰市辽代贵族墓地壁画中,发现了以此故事为蓝本的“杨贵妃教鹦鹉图”。并且,画的旁边还题有诗文:“雪衣丹嘴陇山禽,每受宫闱指教深。不向人前出凡语,声声皆是念经音”。明人李诩《戒庵老人漫笔》卷七《鹦鹉事相同》载:“唐武后畜一白鹦鹉,名雪衣,性灵慧,能诵《心经》。厚爱之,贮以金丝笼,不离左右。一日戏曰:‘能作偈求解脱,当放出笼。’雪衣若喜悦状,须臾朗吟曰:‘憔悴秋翎似颓衿,别来陇树岁时深。开笼若放雪衣女,常念南无观世音。’后喜,即为启笼。居数日,立化于玉球纽上。后悲动,以紫檀做棺,葬于后苑。”据《庐浦笔记》载,《心经》即《多心经》[3]。从情节和内容来判断,这个故事应由“雪衣女”的故事演化而来。只是,武后的鹦鹉与玄宗的鹦鹉相比,不仅能诵佛经,而且具有了佛教的思想和观念。可见,“雪衣女”的故事不仅影响深远,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赋予了更加强烈的佛学韵味。

6、如果说“雪衣女”的故事只蕴含一定的佛教因素,那么唐人李蘩渊在《圣渠庐》中讲述的鹦鹉故事与佛教的关系则更为密切。故事中的鹦鹉不再是只平凡的鸟,俨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。史载:“东都有人养鹦鹉,以其慧甚,施于僧。僧教之,能诵经。往往架上不言不动。问其故。对曰:‘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。’及其死,焚之有舍利。”[4](卷422鸟部显然,这个故事的佛教色彩更加浓厚,佛教启示意义更加强烈。鹦鹉先是虔诚修道的佛教徒,后成了菩萨示化的神迹,成为时人修佛向道而获得解脱超拔的典型。在唐代,有不少类似的故事。如,《法苑珠林》《酉阳杂俎》《全唐文》《渊鉴类函》等史料中均有记载。

7、在上述故事中,鹦鹉被唐人赋予了更多的神奇与灵性,也赋予了更加浓厚的佛教色彩。至于其原因,留给后人更多的遐想与思考空间。

8、二鹦鹉故事蕴含佛教色彩的原因

9、唐代的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,从大量的史料来看,这种情况的出现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:

10、其它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。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佛法兴盛的时代,帝王将相、平民百姓、达官贵人、文人墨客、樵夫渔夫多对佛教崇信有加。佛教的思想、观念成为他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整个社会被一层浓郁的佛教色彩所笼罩。于是,唐人就有了一种佛教的视野。他们常用佛教的视角和眼光看待世界,看待周围的事物。在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,在这一浓郁的佛教氛围中,一切事物与佛教产生联系便有了可能。因此,当时所发生的故事自觉不自觉的就被带上佛教色彩。鹦鹉故事就是如此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Copyright © 2022-2030 中国慈心代放生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